鋼結構是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并采用硅烷化、純錳磷化、水洗烘干、鍍鋅等除銹防銹工藝。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鋼結構容易銹蝕,一般鋼結構要除銹、鍍鋅或涂料,且要定期維護。
鋼結構市場發展現狀
鋼結構建筑的多少,標志著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發達程度。奧運會后,鋼結構建筑得到普及和持續發展,鋼結構廣泛應用到建筑、鐵路、橋梁和住宅等方面,各種規模的鋼結構企業數以萬計,世界先進的鋼結構加工設備基本齊全,如多頭多維鉆床、鋼管多維相貫線切割機、波紋板自動焊接機床等。并且現在數百家鋼結構企業的加工制作水平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如鋼結構制作特級和一級企業。
從區域分布上,規模較大的鋼結構企業大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蘇等長三角地區以及天津、北京等京津唐地區,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處于起步階段,呈“東強西弱”的現象。行業內上市公司一共9家,分別為精工鋼構、東南網架、杭蕭鋼構、鴻路鋼構、中泰橋梁和光正集團、美聯鋼結構建筑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海波重型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鋼鐵工業跨越式發展,國內鋼結構企業通過學習吸收國外先進的理念、技術,引進國外先進的加工安裝設備,整體技術水平已接近國外同類企業的水平,鋼結構產業呈現了繁榮景象。我國成為新興鋼鐵強國、工業化進入中期向后期的過渡階段以及行業對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積極探索,我國的建筑鋼結構行業已具備高速發展的基本條件。近年來,我國鋼結構行業呈現持續和快速的增長勢頭,2017年,我國鋼結構行業產量約為5572萬噸,同比增長約5%。
鋼結構行業前景廣闊
2018年鋼結構產量占總鋼產量的7.4%。隨著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建筑鋼結構將廣泛運用到能源工程、基礎設施、高層住宅等領域,城市地鐵和輕軌工程、立交橋、高架橋等城市公共設施都將越來越多的采用鋼結構,鋼結構前景廣闊。此外,隨著綠色、環保建設理念的普及,鋼結構住宅設計規范及配套技術日趨成熟,鋼結構建筑規模將顯著提升。隨著一系列建筑相關行業規劃的出臺,建筑領域的投資熱情依然較高,鋼結構用鋼量將出現較快增長的勢頭。
在建筑中,鋼結構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使用逐漸增多,并在建筑行業出現了一陣熱潮。近年來,強勁的市場需求使得鋼結構建筑得到普及和持續發展,鋼結構廣泛應用到建筑、鐵路、橋梁和住宅等方面,各種規模的鋼結構企業數以萬計,世界先進的鋼結構加工設備全面推動了鋼結構的迅猛發展,興起了大批用鋼結構建材建造的體育館、機場、車站和高層的建筑。